close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的假髮對於現代人來說算是個常見的玩意兒,不管是因病掉髮、禿頭或是單純只是為了好看等,不分人事時地物皆可穿戴,但你們知道其實假髮早在古時候便有了嗎 ?
早在中國古代假髮便已是盛行之物,而古人稱假髮為" 髢 ",在詩經裡也能看到假髮存在的蹤跡, 如"鬢髮如雲,不屑髢也"這句話便是出自於詩經。
我們也常在電視影集裡的古裝劇看到劇中的女子不論是宮中的達官貴人、亦或是家世較好的人家通常都梳著高高的髮髻,看起來端莊又美麗,但其實不管是劇中還是古代這些女子的頭髮皆是使用自然假髮。如從唐代開始,由於女子愛美,於是便開始追求所謂的”高髻”,但因為人的頭髮不管是長度、厚度皆有限,若要追求高且厚實的髮髻便需要假髮的支援。
而雖然我們常說假髮假髮,但在古時候並沒有所謂的人造髮絲,所以他們製造自然假髮的材料皆是使用真髮,而那些頭髮有的是來自於罪犯、有的是來自於貧困家足以髮換米、亦或是官吏砍頭取髮等,當然還有一種便是如朝鮮半島上的新羅以髮換去更高的報酬,以上皆有,而通常假髮也是證明身份的一種,只有出生好的女子才有錢去購買那昂貴的假髮,所以說古代宮中假髮需求量真的很大,而那些砍頭取髮的做為真的挺不可取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