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痛可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必須及早處理。對於病情較輕的病人,可以採用藥物及物理治療等保守治療,再加上減重或枴杖協助,有助減輕髖關節的負荷,從而減輕徵狀和不適,但若關節痛問題沒有改善或病情嚴重,病人便可能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移除損壞的軟骨及骨骼,然後放入人工關節,令髖關節的連接面、負重力線及功能得以恢復正常。


換上人工髖關節的病人,需要重新學習站立及走路動作,並需接受復康訓練,以強化髖關節的活動能力,從而恢復身體的正常活動功能,並且要避免進行一些衝擊力大的運動,日常生活時也要多加注意,避免擺出一些或會導致人工關節移位或脫位的姿勢,例如不要交叉雙腿、不能把髖關節痛彎曲超過九十度,雙腳也不能過份向內或外翻,更要小心不要跌倒或受傷,否則傷及人工關節則可能需要進行十分復雜的修復手術。


其實,部分髖關節痛問題是可以預防的,例如每日做適量的運動,不但能強化體魄,更可幫助控制體重。患有關節炎的病人應聽從醫生指示接受適當的治療,減低關節因為炎症破壞而引發後遺症。

資料來源:am73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髖關節痛
    全站熱搜

    soslee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